广州市少年宫
   
 
  公共服务
      科技馆
      爸妈义工队
      童书坊
      班级博客
      优秀文化推荐栏
      漂亮妈妈俱乐部
      童植圃
      百艺坊
      广州儿童博物馆
      红领巾议事堂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心
      成长教育中心
 
 
首页>> 成长教育中心>> 正文

把握机遇 寻找发展的空间

May 30, 2007   作者:黄南冰   信息来源:原少年宫网站(2005年8月31日)

标签: 把握机遇  寻找发展的空间 
此文章已经观看 254 次,而且有 0 篇回复
 

三、非营利部门在中国的发展和前景
  由于社会发展的原因,非营利部门在中国发展较为缓慢。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服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建立了大量的非营利机构,这类机构一般称之为事业单位,包括科学研究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会服务事业单位等等。长期以来,中国的各项社会事业一直采取全部由政府直接组织的方式,大到机构设立、目标确定、经费供给,小到人员管理、具体业务、活动组织等等,几乎全部依靠政府。其工作人员列入国家编制,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全部经费开支均为国家拨款,其管理是由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直接领导,构成政府直接管理社区的庞大网络,成为政府直接服务基层和社区的手臂,同时也使各级政府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多次的一系列的改革,这一类机构的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面扩大了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政府直接和全部拨款的事业单位逐年减少,出现了部分差额预算(政府不再全额拨款,而由单位自筹部分资金,以弥补政府拨款的不足)和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但这些单位目前还按其隶属关系分属不同的相关政府部门,从总体上看,由政府直接组织社会事业的体制,特别是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基本关系模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事业单位仍属国有,设立及编制仍需政府审批,人员也基本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并普遍还具有行政级别。其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乃至产权归属都没有很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形式和内涵也要求有更大的转变和发展,同时政府在这方面也感到不胜负荷,背着沉重的工作和经济包袱艰难运作。社会服务和福利需求的增大与政府的过重负担这一矛盾更为凸显,甚至发展到影响政府基本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加入WT0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更进一步深入,“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面临重大的变化和调整,政府也需要非营利组织能够承接以往由政府包揽的部分职责,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帮助政府维持社会秩序,规范市场,从而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的效率,这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逐步向国际接轨,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一部分具有很强公益性、有关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长期利益或大多数公众基本利益的事业单位,如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福利机构、卫生防疫、公众基本医疗服务等,将继续采取由政府直接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对部分其服务和产品与政府社会职能无多大关系,本应作为营利性市场主体存在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完全可以发展成产业的一般性艺术表演团体、文化新闻出版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原由事业单位创办的娱乐、宾馆、招待所等则应推向市场,实行企业运作;对于公益程度相对较弱,但又承担着政府部分职能和社会服务福利的机构,如社区服务、非义务教育、社会福利性的活动阵地、文化、慈善等单位和领域,则应归类为非营利部门,由政府直接或间接组织方式,将一部分政府服务职能和社会事业交给这些部门承担,政府则通过直接或间接资助方式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鼓励和引导其发展。
  非营利机构是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支柱和力量,在中国大力发展非营利机构,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包罗万象的工作职能,解放政府沉重的经济负荷,避免政府直接组织可能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问题,还能够动员民间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事业,同时也给中国的事业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逐渐走向非营利机构的性质。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在加入WT0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逐步向国际接轨,非营利部门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机遇,它将填补政府和市场之间所难以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甚至将发挥着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中国目前不管是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员,还是广大的民众,甚至是身处事业单位的人员,对非营利部门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对当前迫在眉睫的事业单位改革的迫切性认识不足,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模糊不清,更难说要主动应对,顺势发展。首先,我们应当在舆论上大力宣传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对非营利机构的了解和认识,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自己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众多职能,重新评估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公共服务方面应当承担的任务,让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第二,政府应尽快实现职能转变,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有些方面可以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来规范市场;有些可以利用民众的自愿参与和社会的力量来提升社会服务和社区管理的质素;有些可以采取政府充分赋权的形式,支持非营利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公共事务;有些甚至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机构和力量主动参与和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另方面又可以引导市场,规范行为,对非营利机构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第三,各类事业单位则应重新考虑自己在社会工作中的定位,重新考虑自身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所扮演的角色,特别是今后将向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单位,更应主动工作,按照非营利部门的运作模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迅速填补政府在机构改革中退出的部分领域,以出色主动的工作努力让政府意识到非营利机构既是他们社会事业工作的延伸手段,又可以减轻政府的工作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以争取政府更大的支持。不要忘记:政府的支持对于非营利部门的财政运作,特别是确立公益性和福利性形象是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形象是建立社会公信度的基础,而社会公信度则是非营利部门取信于民、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

四、中国青少年宫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五十多年来,中国的青少年宫,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也伴随着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许多幸福的童年回忆。中国青少年宫经历了几代青少宫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建立了大量的活动阵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很大的成就,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确立了重要的地位,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确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中国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浪潮中,众多的事业单位将面临重新的定位和分工,并进一步明确各类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和分工。中国青少年宫(含儿童活动中心)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冲击。一方面是应对外来的竞争,校外教育的美好市场前景开始吸引着许多私人机构、国外团体、企业单位以及学校的介入,他们分别有着机制灵活、资金雄厚、设备齐全、场地宽广和教育理念先进等优势。另方面是要应付自身改革中面对的重重困境,历史的原因造成大多数的青少年宫机制僵化、管理混乱、理论陈旧、观念老化,资金缺少、人员素质不高、发展的底气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今变革中的社会。特别是管理混乱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青少年宫的正常发展。五十多年来,虽然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几千家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分别属于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文化局、科委、福利会等单位,有些是政府直接管理。虽然近年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建立了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文化部等单位组成的校外教育机构管理的全国联席会议,初步形成相互联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局面,但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分管部门出于各自的理解和利益,分别对所辖的校外教育单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政出多头,使得全国各地青少年宫的工作任务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些把青少年宫办成学校,丧失了青少年宫校外活动的功能和特色;有些是完全面向学校,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有些是面向社会,成为社会教育中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有些主要是游乐场;有些宫办成娱乐场所;有些则是全面走向市场,全面趋利化。由于这个原因使全国的校外教育机构相互之间的工作没有太多的交流和联系,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全国性的行业管理系统,行业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理论研究不深,市场调查不够,布点不合理,甚至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难以整合成一股整体的行业的力量,难以形成全国性的校外教育网络,共同推进服务,共同营造市场,更难以共同塑造中国青少年宫这一亮丽的品牌。事实上,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性的宏观管理系统或机构迫在眉睫,目前可以行业管理的形式来管理、指导、规范校外教育阵地和机构,有利于统整力量,规范市场,重塑形象,擦亮中国青少年宫这个亮丽的品牌,争取社会更大程度的认可,争取政府政策上更多的支持,从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全国性的青少年儿童服务的空间,形成一个强大的全国性的青少年儿童服务网络,进而引导和培育出一个巨大的全国性的青少年儿童服务市场。
  特别是在当前的事业单位改革浪潮中,我们应该顺应潮流,适应社会的变革,主动应对,探讨青少年宫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定位,探讨青少年宫在政府转变社会职能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在青少年社会服务方面的功能,重新审视青少年宫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的地位,在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青少年事业发展中的位置,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今后竞争力的意义,争取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理解,在政策和制度上鼓励和激励青少年宫向非营利机构的方向发展,以求得明晰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为中国青少年宫的事业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青少年宫要适应当前的事业单位改革,适应当今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适应今后社会服务需求的飞速发展,走非营利机构的道路,必须要转变思想,加强研究,大力宣传,明晰定位,逐步按照非营利机构的工作模式来开展和规划今后的工作和任务,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特别是税收政策的落实,并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运作模式、工作手段、资金筹集、工作人员、活动形式等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走社会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和壮大青少年宫的事业:
——运作模式社会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将使青少年宫逐步走向社会,政府更多的只是在政策法律和资金上的支持,而在行政上的指导逐渐减弱,中国青少年宫今后将更加独立地走向社会,创造性的地开展工作。构建行业的力量,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性的行业性的宏观管理系统或机构,有利于统整力量,规范市场,确立形象,从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服务,共同营造市场,共同塑造中国青少年宫这一亮丽的品牌,形成一个强大的全国性的青少年儿童服务网络,进而引导和培育出一个巨大的全国性的青少年儿童服务市场,这将更有利于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更大更多的支持。
  ——活动形式社会化: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的变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开展,在这种形势下,再依赖行政手段来开展各类工作己行不通了,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社会化的手段和方式创造更多更好更新的活动来吸引广大的青少年主动参与,从而达到引导、教育、团结的目的;另方面是创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活动形式和服务项目来凝聚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更确立我们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吸引政府和社会的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购买我们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所创设的更多更新的服务,确保事业的正常发展。
  ——资金来源社会化:事业单位改革将使我们彻底放弃“等、靠、要”的思想,依照非营利机构的原则,创造机会发展壮大自己,同时要依靠政府的资金,争取社会的资金,多条腿走路,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把我们的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工作人员社会化:各类专家、学者是我们青少年宫以往长期依靠的力量,但广大的志愿者是我们今后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不能忽视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类人才来为广大青少年服务,特别是志愿者,他们更有朝气、更有活力,他们的参与本身对青少年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教育,他们的参与将使我们事业的公益形象更加凸现,将更有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场地建设社会化: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光靠几个青少年宫是难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求的,要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阵地,就必须向社区发展,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建立星罗棋布的青少年社区中心,从而建设一个完善的方便广大青少年参加的青少年服务网络。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少年宫等众多的社会教育机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会更多更激烈,固步自封,固守“等、靠、要”的思想,就等于坐以待毙,要“依靠政府、面向市场、综合发展”,提高办好青少年宫重要意义的认识,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更大的理解和支持,逐步走向和实行非营利机构的管理体制,走社会化发展的道路,为中国青少年宫等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和阵地赢得更为广阔恢宏的发展空间。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整合资源,迈入成长教育的新时代 下一篇: 青联委员黄南冰呼吁勿将青少年宫变成企业
 
首页     移动通讯网     部门社区     培训教学     公共服务     网上展览     资源资讯     少宫论坛     企业邮箱
版权所有 - 广州市少年宫 粤ICP备060277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