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专业介绍>> 正文 |
舞蹈课程介绍
|
2020.09.04
信息来源:文艺培训部
|
|
|
舞蹈艺术被称作“无声的语言”,是心灵与身体的完美结合,是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提升高雅气质和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美育手段。舞蹈培训项目是广州市少年宫的传统培训优势项目,具有科学性、普及性和质优性,深受孩子们喜爱。常年开设舞蹈培训课程,定期举办假期活动和教学汇报展演,由优秀学员代表组成的舞蹈团参加各类公益性演出活动和少儿舞蹈赛事,并承担外访任务,成为市政府对外交流的一张艺术名片。我宫的少儿舞蹈训练遵循科学规范、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设置教材,力求“规范训练”和“快乐舞蹈”相并而行,让孩子们在接受舞蹈美育教育的过程中放射出生命与智慧的活力。 中国舞 “中国舞”包含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是经过历代专业舞者、学者的创造、整理、提炼、加工,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中国古典、民族风格的特色舞蹈。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则借鉴结合了芭蕾的训练体系,融合戏曲武术的手眼身法步等技术、技巧,保持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民间舞指各地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延伸产生的一种受当地文化影响的舞蹈表现行为,常见民族舞学习有蒙族、藏族、维族、傣族等。中国舞善于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对身体训练有高要求,表现力也不容忽视。表演的特点和规律为以情带舞,以舞传情;风采独具,形变神真。 启蒙班: 4岁 — 6岁 (课时90分钟) 中国舞启蒙学习,培养舞蹈兴趣,掌握提升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及软开度训练。完成训练小组合。 初级班:5岁 — 7岁 (课时90分钟) 从单一训练内容提升为复合性训练组合,加强软开度的练习,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能力,打好基础,树立良好习惯及形体的养成。 中级班:6岁 — 8岁 (课时90分钟) 加入把杆训练,完成地面、把杆、中间(脱把)系统训练,加强上肢身韵及腿部能力练习,在保持基训稳步上升同时启蒙民族民间舞风格组合的学习。 高级班:8岁 — 11岁 (课时90分钟) 保持基训练习的同时,学习民族民间舞组合、舞蹈剧目,着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舞蹈角色塑造,对表现力、协调性、节奏感、舞感提出更高要求。 芭蕾舞 芭蕾训练是从头到脚的系统训练,头、颈椎、脊椎、背、腰、胯、腿、膝、脚都能涉及,这样的全身均衡运动对孩子的骨骼发育特别有好处。通过训练,能够纠正孩子的不良姿态和形体,无论站姿还是坐姿,都能使孩子保持挺拔。芭蕾在提升形体的美态同时,也会提升锻炼者的优雅气质,将芭蕾中天鹅般的高雅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学习芭蕾舞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刚接触训练时不会加入高难度动作,任何能站立行走的人都可以参加,它强调肌肉的耐力和身体的柔韧性、更要求细节的到位。 启蒙班: 4岁 — 6岁 (课时90分钟) 芭蕾舞启蒙学习,培养舞蹈兴趣,掌握提升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及软开度训练。完成训练小组合。 初级班:5岁 — 7岁 (课时90分钟) 从单一训练内容提升为复合性训练组合,加强软开度的练习,提高身体综合素质能力,打好基础,树立良好习惯及形体的养成。 中级班:6岁 — 8岁 (课时90分钟) 通过把杆训练,加强形体与气质的养成,通过多种腿部动作练习提升腿部控制能力,在保持基训稳步上升同时启蒙代表性舞蹈进行学习。 高级班:8岁 — 11岁 (课时90分钟) 保持基训练习的同时,进行足尖训练及变奏、代表性舞蹈的学习。着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表现力、协调性、节奏感、舞感提出更高要求。

|
|
|
|
|
|
|